本站為VeriSign
電子交易認證之安全網站
南極洲
撰文/羅夫•史密斯、攝影/瑪莉亞•史丹佐


精采摘錄
  儘管這片異域如此壯麗、如此偏遠,現在的南極洲已不再像過去那樣遙不可及。每年夏天有超過250架次的飛機降落南極,帶來建築工人和數以百噸計的建材,供美國在此地興建價值1億5300萬美元的「美國南極計畫」(United States Antarctic Program)高科技基地之用。法國和義大利也投下了2500萬美元,準備在名為「圓丘C」(Dome C)的地方,興建「協和」國際研究站(Concordia)。「協和」所在的位置比美國基地更高、更冷、更偏遠。每年,成隊的豪華郵輪帶來1萬2000多名遊客,來此尋找各自心目中的「白色南國」(White South),人數還不斷上升。南極洲甚至也上了網。想知道南極有多冷?僅需輕點滑鼠,就可抵達南極的網站(www.spole.gov)。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以一年2億美元的經費執行「美國南極計畫」(U.S. Antarctic Program),該基金會在南極洲的總部名叫「麥克馬多站」(McMurdo Station),站內居民則稱之為「麥克鎮」(MacTown)。它是南極洲最大的人類聚落,夏季時人口約1100人,有繁忙的機場、自動櫃員機、道路速限標誌牌,還有一輛區間巴士,搭載通勤族往返三公里外屬於紐西蘭(New Zealand)的「斯科特基地」(Scott Base)。

  麥克鎮在羅斯島(Ross Island)的一處岩岬上向四方伸展,自1902年羅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首次嘗試前往南極點以來,這裡就是南極洲內陸探險的傳統門戶。走在麥克鎮泥濘的街道上(盛夏時有幾個星期冰雪會消融),我一會兒感覺置身阿拉斯加的開礦營地,一會兒又像在某理工學院校園,又一會兒在紐約空軍國民兵一○九空運聯隊(109th Airlift Wing of the New York Air National Guard)的基地,因為南極大陸上的運輸和後勤支援,大部分都由該聯隊的飛行員負責。

  但麥克馬多背後的景致,那橫陳在西方天際的一整座雪白耀眼的皇家學會嶺(Royal Society Range),卻純純粹粹是屬於南極洲的。雪白耀眼或許不是科學家來此的主要因素,卻是夏季時吸引支援人員來此服務的一大誘因。支援人員與科學家的比例約為三比一。

  克莉絲汀•沙巴提尼(Kristan Sabbatini)來自美國阿拉斯加(Alaska)的朱諾(Juneau),夏季時離家到麥克馬多站當清潔工。她說:「不管什麼工作我都會接受。在網路上看到徵人廣告後,我就認定這個機會應該把握。就算只是來掃廁所,但那可是南極洲的廁所啊。」

  對克莉絲汀和其同事而言,南極洲是個由宿舍、食堂、酒吧,和站內人員才懂的笑話構成的詭異地方。馬克•梅爾肯(Mark Melcon)是這兒的木匠,不過他的綽號「指揮官」比本名還響亮;過去24年來,他有21個夏季是在南極洲工作度過。他說:「人第一次來這裡是為了冒險,第二次來是為了錢,如果這以後你還要來,就是因為這裡的人已經和你變成一家人。」許多每年夏天都來此工作的人笑稱自己是「兩極人」(bipolar),因為離開南極之後,他們往往在格陵蘭或北極其他地方工作,度過另外半年。

  「這是個奇特、幾乎沒有階級的社會。」賈許•蘭迪斯(Josh Landis)表達他的觀察。他是位新聞工作者,毅然放棄了位於紐約(New York)西格林威治村(West Greenwich Village)高級新興住宅區裡有保障房租的住所,來此擔任《南極太陽報》(Antarctic Sun)主編這份夏季工作。這份發行於麥克馬多站和南極研究站的週報,發行量700份。他說:「每個人穿得都一樣,都是政府發的紅色帕卡大衣。根本看不出誰有錢、誰沒錢、誰是世界知名的科學家,誰又是清潔工。在這裡這無關緊要。」

  蘭迪斯說:「唯一的社會區別,在於移動能力;也就是誰有辦法到基地外頭去、誰又只能待在這兒。能移動,就能帶來地位。一般助理是這裡薪水最低的工作之一,週薪約350美元,但他們常到野外幫科學家的忙,所以極度受到羨慕。」

詳情請看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十二月號。


你知道嗎
  過去在南及進行研究的國家,並不大注意南極原始環境的保存。不過過去十年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的轉變,現在大家都強調「有進就有出」。
  「美國南極計畫」(The U.S. Antarctic Program)建立了一套徹底的廢棄物管理計畫,以確保對南極環境的衝擊減到最小。這項計畫在任何東西運到南極之前就已經開始。參與計畫的所有人員(包括科學家和後勤人員)都會接到指示,告訴他們如何將自己帶進南極洲的廢棄物減到最少。這項計畫要求科學家詳細規劃研究中需要的各種物料,如此便可依步驟詳細規劃,以避免資源浪費,並減少對南極環境的衝擊。甚至在抵達「那塊冰」之前,每個因參與美國南極計畫而到南極去的人就會被告知,要儘可能地減少帶進南極的垃圾。舉例來說,底片就一定要從紙盒和底片筒中拿出來。
  一旦抵達南極,所有的垃圾就要分類。一共有21種,林林總總什麼都有,包括定義清楚的項目,如建築廢棄物、廚餘、回收紙;還有定義模糊的項目,像是「輕金屬」(釘子、螺帽到用過的訂書針、迴紋針),以及「宿舍產物」(用完的牙膏管、隱形眼鏡藥水瓶)。廢棄物一旦分好類,就會打包起來,儲藏在一處垃圾場,等著每年來一次的貨船運出南極洲。田野營地──小型的季節性研究站──也一樣需要帶走所有產生的廢棄物。每個田野營地都要執行和永久研究站一樣的分類規定,不過他們還要運走使用過的廢水(如洗碗水)與人類排遺。田野營地的廢棄物也會進入永久研究的垃圾儲存場,經過再分類之後再等著被運出南極洲。
  這些垃圾到哪去了呢?到美國,然後該回收的回收、該扔的扔。總地來說,每年從所有美國永久研究站與田野營地帶出來的廢棄物,共約有180萬公斤,其中約有65%會回收或再利用。

相關連結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網站,可連接至美國南極計畫

雷神極地服務站(Raytheon Polar Services)
雷神公司是美國重要的電子、通訊及國防公司,該公司特別設立「雷神極地服務站」部門,支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美國南極計畫」,不但提供關於南極洲的工作訊息,也提供南極洲的一般資訊。

南極條約國
此網站提供各國家所進行的南極洲研究計畫資訊,並可連接至各國計畫的網站

伊里布斯峰
從科學觀點了解這座不可思議的火山

企鵝企鵝
此網站提供關於企鵝的詳盡資訊

海豹海豹
想對海豹來個通盤了解嗎?這個網站不可不來!


南極洲一般資訊
一對住在南極洲並在當地工作的夫婦所製作的網站。內容涵括南極洲的歷史、科學、文化,以及到南極去的資訊、南極主題商品,還有照片藝廊。

南極洲2000
關於南極洲的種種──南極的聲音、影像,還有科學研究,此網站應有盡有。

參考書目

Doods, Klaus. Geopolitics in Antarctica: Views From the Southern Oceanic Rim. John Wiley, 1997.

Kennett, James P., and others, eds. Antarctic Paleoenvironment: A Perspective on Global Chang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92.

Preston, Diana. A First Rate Tragedy: Robert Falcon Scott and the Race to the South Pole. Houghton Mifflin, 1998.

Shackleton, Ernest. Heart of the Antarctic: Being the Story of the British Antarctic Expedition, 1907-1909. Carroll & Graf Publishers, 1999.

Solomon, Susan. The Coldest March: Scott’s Fatal Antarctic Expedi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Soper, Tony. Antarctica: A Guide to the Wildlife. Globe Pequot Press, 2000.

Wheeler, Sara. Terra Incognita: Travels in Antarctica. Random House, 1998.

Worsley, Frank. Endurance: An Epic of Polar Adventure. WW Norton, 1999.

國家地理學會資源
Kostyal, K.M. Trial by Ice: A Photobiography of Sir Ernest Shacklet. National Geographic Books, 1999.

Heacox, Kim. Shackleton: The Antarctic Challenge. National Geographic Books, 1999.

Wu, Norbert. “Under Antarctic Ice,” National Geographic (February 1999), 88-99.

Heacox, Kim. Antarctica: The Last Continent. National Geographic Books, 1998.

Krakauer, Jon. “On the Edge of Antarctica: Queen Maud Land,” National Geographic (February 1998), 46-69.

Parfit, Michael. “Timeless Valleys of the Antarctic Desert,” National Geographic (October 1998), 120-135.

Stevens, Jane Ellen. “Exploring Antarctic Ice,” National Geographic (May 1996), 36-53.

Parfit, Michael. “Reclaiming a Lost Antarctic Base,” National Geographic (March 1993), 110-126.

Hodgson, Bryan. “Antarctica: A Land of Isolation No More,” National Geographic (April 1990), 2-51.

Kostyal, K.M. “Antarctica: Voyage to the Bottom of the Earth,” 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 (May/June 1990), 44-61.

Steger, Will. “Six Across Antarctica: Into the Teeth of the Ice,” National Geographic (November 1990), 66-95.

Gillette, Ned. “Rowing Antarctica’s ‘Most Mad Seas,’” National Geographic (January 1989), 128-138.

Scott, Sir Peter. “The Antarctic Challenge,” National Geographic (April 1987), 538-543.

Matthews, Samuel W. “Ice on the World,” National Geographic (January 1987), 78-103.


想了解更多請訂閱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想發表你對本篇章的看法嗎?請到讀友園地
回到上面回篇章簡介

 


篇章簡介
遺珠無憾
故影重溫
下期封面猜一猜
請告訴我們
線上問答
大地脈動
譯名查詢
回顧本期內容


  看看文字記者與攝影師在採訪時遇到了什麼樣的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