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為VeriSign
電子交易認證之安全網站
追憶塔德蕭茲
攝影/詹姆士•斯坦菲爾德


  從採訪前「團結工會」(Solidarity)的英雄人物──1980年與共產黨對決的波蘭自由鬥士華勒沙(右),到首先報導豬羅灣事件,塔德.蕭茲(左)向來是位不同凡響的記者。在他74歲的一生中,他曾為《國家地理雜誌》撰文,寫過20本書,並且以《紐約時報》海外特派員的身分在90多個國家工作過。
  我從前一位見多識廣的同事(她辭去了工作到義大利威尼斯定居)說,塔德.蕭茲是一種自然力。這麼說似乎再恰當不過了。塔德像風一般捲進一個房間時,裡面所有的人都彷彿被風暴席捲。他讓人無可抗拒。我認識塔德是因為擔任他所撰寫的〈亞伯拉罕〉一文的編輯,現在他不在了,我才知道我有多惋惜沒能在癌症將他的生命力減弱以前體驗他這個人的存在。癌症在今年5月21日徹底奪去了他的生命力。
  現在回憶塔德的時候,許多形容詞浮現在我的腦海裡,不過最常出現的是好奇,永不言倦,心胸寬闊,意志如鐵,彬彬有禮,專業。他作為一個記者與作者的生命歷程,部分反映了這些特質。他在74歲的生命中寫了20本書,主題包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他認識的一位波蘭同鄉),蕭邦(在他之前的一為波蘭同鄉),和卡斯楚的傳記,豬羅灣事件的詳盡報導,以及尼克森時期的美國外交政策。他在1953~72年擔任《紐約時報》海外特派員的時候,一共跑過90多個國家。毫不誇張,他真的是個世界公民。
  我後來發現,最讓塔德高興的事就是陷入一個新的報導主題。〈亞伯拉罕〉一文──也是他對出版界最後的獻禮,初稿出現在我的桌上時,共有80多頁。他花了許多時間吸收所有與亞伯拉罕有關的事,與宗教學者和領袖討論這位信仰之父的種種,並旅行到他這位飄忽不定的獵物可能曾經屢足之處。我知道要把亞伯(塔德對他親暱的稱呼)縮減到雜誌容許的篇章幅度對他來說是件痛苦的事,雖然篇章幅度已經不小。
塔德過世前不久才寄了另一個篇章的提案給我。他說希望雜誌派他到委內瑞拉的卡拉卡斯,那是他熟知的一座城市,而那裡有許多迷人的事情應該讓世界知道。但是塔德當時已經病了,我們一直沒有認真討論這個提案。
  有許多人想念塔德,其中最思念他的就是瑪莉安,他結縭52年的妻子,他的女兒妮可,和兒子安東尼。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記者之一(有些人說他是最頂尖的),也是一個好人。塔德較以他的文章著稱,但是他還有其他值得一提的貢獻,舉例來說,他在「國立騎馬療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Therapeutic Riding)的成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個機構利用馬在治病方面的功效,為殘障的小孩與大人改善生活品質。
  塔德一直不讓癌症影響自己的心情。他從來沒失去幽默感。我將永遠珍藏我們完成〈亞伯拉罕〉一文的工作後,他畫給我的一幅畫。線條歪歪扭扭的,我也幾乎無法辨認塔德寫的字,因為那時候他已經愈來愈虛弱,要讓鉛筆照著他的意思移動一定很困難。然而,他畫的是什麼無庸置疑:那是塔德根據他在文中提到的馬里宮殿壁畫所畫的亞伯拉罕畫像。
  的確,塔德.蕭茲是屬於自然的力量。-Oliver Payne


想了解更多請訂閱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想發表你對本篇章的想法嗎?請到讀友園地
回到上面回篇章簡介

 


篇章簡介
遺珠無憾
故影重溫
下期封面猜一猜
請告訴我們
線上問答
大地脈動
譯名查詢
回顧本期內容


  看看文字記者與攝影師在採訪時遇到了什麼樣的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