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之死
在在義大利,連災難都以洛可可式呈現、夾雜著驚嘆號,但卻沒有一個危機比威尼斯來得更美麗。這座城市既不是陸也不是水,而是閃爍於水陸之間,如海市蜃樓般地浮在亞得里亞海北端的一片潟湖上。好幾個世紀以來,它都面臨著消失在大潮(漲潮加上地基下陷所引發的無情定期氾濫)浪花下的危險,但那還只是小問題而已。
問問市長馬西莫•卡奇亞利就知道了。他是個深思而精明的哲學教授,精通德文、拉丁文、古希臘文;他翻譯了索福克里斯的劇作《安蒂岡妮》;是個政治智慧高得直逼平流層的男子。問他關於大潮與威尼斯下沉的事,他會回答:「那就去買雨鞋啊。」就讓他們穿雨鞋吧。
雨鞋擋得了水,卻無法應付那種比任何潟湖滿溢都更令人擔憂的氾濫:觀光氾濫。威尼斯2007年的居民有6萬人,而同年的觀光客人數則是2100萬。
以2008年5月為例,一個假日週末就有8萬名遊客湧入這個城市,就像埃及田野上的飛蝗一樣。梅斯特雷(威尼斯位於本土的一區;一般人都把車停在那裡,再搭乘巴士或火車進入富有歷史意義的市中心)的公共停車場都爆滿關閉;成功進入威尼斯的人像成群的扁參般掃過街道,爭搶披薩和義式手工冰淇淋,遺留下包裝紙和塑膠瓶。
威尼斯號稱「寧靜之最」,卻一點也不寧靜。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踏入這座精雕細琢、如同教堂洗禮盆的城市;手拿著旅遊書,夢想和牙刷及耐穿的鞋子一起裝在行李中。嘩啦!威尼斯人則濺了出去。觀光並非威尼斯人加速出走的唯一原因,但有個問題始終如迷霧般揮之不去:誰會是那個留到最後的威尼斯人?
「威尼斯真是座美麗的城市,」某個文化基金會的會長這麼說。你可以從他的窗戶眺望聖馬可灣──上面不斷往來著成列的快艇、平底輕舟和水上巴士──以及更遠處的聖馬可廣場,那兒就是威尼斯觀光的中心。「真的,這裡是座大劇院。有錢的話,你可以在一棟17世紀的大宅邸中租一間有傭人的公寓,假裝自己是貴族。」
請大家入座。在這齣戲裡,威尼斯分飾二角;分別是市民居住的威尼斯,以及觀光客造訪的威尼斯。燈光、背景、以及服裝都美麗得令人心痛,但劇情卻充滿困惑,結局更是曖昧含糊。有一件事情倒是肯定的:每個人都瘋狂地愛著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