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本期目錄>報導篇章
12月號/2008 -2008/12/01出刊
 
火星印象
12月號/2008

長久以來,火星一直吸引著人類的想像力。天空中那顆行動怪異的紅色星球,總是古人眼中的不祥或凶暴象徵:希臘人稱它阿瑞斯,戰爭之神;巴比倫人稱它為內爾格勒,冥界之神。在古中國紀錄中,它叫作熒惑,亦即火之星。即使哥白尼
1543年提出太陽而非地球為在地宇宙中心的理論後,火星的古怪天際運動仍是個謎。直到1609年,克卜勒才分析出,所有太陽系行星的軌道皆為橢圓,而太陽正位於橢圓的中心上。
伽利略同年首次以望遠鏡觀察火星。17世紀中葉,望遠鏡進步到可看到火星上隨季節擴大和縮小的極地冰帽,和被認為是一片淺海的暗斑——大三角。義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藉由準確觀測某些特徵,足以讓他計算出火星的轉動週期。他的結論是,火星上的一天比地球一天多40分鐘;誤差只有3分鐘。雖然鄰居金星較近且較大,卻覆蓋著無法看透的雲層;火星表面和地球相似的程度,足以引起人們推測其上有生命的存在。
隨著時代而進步的望遠鏡,漸能克服地球厚重且多變的大氣所造成的散焦效應,提供更精細的火星地圖;其中明確指出海洋,甚至有依季節變動植被的沼澤,隨著冰帽變動而變的情形亦可見。最為精確的火星繪圖師之一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率先使用義大利文的canali一字來為連接大量假定為地表水分之間的線狀聯繫管道命名。這個字可譯成「水道」,但「運河」才確實激起一般大眾的想像力,尤其是伯西佛•洛威爾這位住在波士頓的富有上層人士,他在1893年開始認為運河是火星文明的人工產物。洛威爾是業餘天文學家,且對此極為熱衷,但他並非成癖的怪人。他在亞利桑那州旗竿鎮附近的方山上設立自己的天文台,位置約有2000公尺高,以他自己的說法是「遠離人間煙塵」;而他為火星所製的繪圖,即使是在反對其理論的天文學家眼中,仍優於斯基亞帕雷利的作品。洛威爾倡言,火星是瀕死的星球,其上的高智慧生物正試圖以運河灌溉系統,將儲存在極地冰帽內逐漸減少的水予以分散及保存,以對抗日益嚴重的乾化作用。
此種看法在H.G.威爾斯的經典科幻小說《世界大戰》(1898)中被戲劇化。入侵地球
的火星人看來醜陋且手法殘忍,隔著遙遠的太空羡慕地注視著「我們溫暖的星球,上面有綠色的植被和灰色的水域」。
接下來半世紀對於火星的想像,主要是把它當成地球的幽暗翻版,將我們關心、憂心及爭論的事物皆反映其上。諸如殖民主義、集體主義,及自然資源被產業耗盡等當時令人煩惱的議題,皆在不同的火星烏托邦內得到充分的闡述空間。科幻文學中較小的一條支脈,將火星或多或少地描繪成基督教的來世所在;在1938年C. S.路易斯所著《來自寂靜的星球》中,便創造了一個純真的世界「馬臘肯迪拉」

更多內容,請詳閱本期《國家地理雜誌

 
尚無資料...
 
國王之爭議 大衛與所羅門
12月號/2010
自然保育網
長榮航空_優惠機票
pintoo體驗包
晴天旅遊
第一銀行  泡湯祭
日本東北-紅葉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