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本期目錄>報導篇章
6月號/2008 -2008/06/01出刊
 
奇豔海蛞蝓
6月號/2008

裸鰓類動物一生都在爬行,外觀有如裸露光滑的新生兒一樣。牠們是蝸牛的近親,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後已褪去硬殼,今日只剩外皮、肌肉、器官,藉由分泌黏液滑行在世界各地的海床和珊瑚丘之間。
不論是沙質淺灘和珊瑚礁、或是超過一公里深的晦暗海底,都可發現裸鰓類動物的蹤跡,而且不分冷暖海域,甚至在炙熱的深海火山口周遭,牠們也都能旺盛生長。裸鰓類動物屬於腹足綱軟體動物,或可更寬鬆地歸類為軟體動物;牠們大多數的體積只有手指大小,形狀多數有如一口食物,身體完全暴露在外,鰓在背部成簇。(英文裸鰓類動物Nudibranch一字意謂「裸露的鰓」,這是不同於其他海蛞蝓的一項特色。)雖然裸鰓類動物能夠隨著海流漂游,有些甚至能自由游動,但牠們總是安步當車,極少出現匆促忙亂的樣子。
這不免讓人好奇:為何在滿布捕食者的棲地中,裸鰓類動物不像烤肉架上的蝦子一樣,淪為輕易到手的美食呢?答案是,目前已知的3000多種裸鰓類動物都具備自我保護的完善機制,除了外皮堅韌、凹凸粗糙,牠們還有用同綱動物的硬殼所換來了的輕便武器:毒液和刺細胞。有些裸鰓類動物自己製造毒素,但大多數則是從吃入的食物中濾取毒素。例如某些以毒海綿為食的裸鰓類動物,會在體內改變並儲存毒素,然後在受到驚擾時從皮膚細胞或腺體釋出。其他裸鰓類動物則會從火珊瑚、海葵及水螅身上吸納刺絲胞。牠們不怕包在刺絲胞中的毒針,而將這種竊來的重武器部署在自己身上。
對牠們而言,白天游移在覓食地之間是脆弱的時刻,因此許多裸鰓類動物會以鮮豔的顏色與紋彩──千百萬年的演化之功──來展現武力。對比強烈的色素讓牠們在綠色與棕色的珊瑚礁前變得十分顯眼,而對捕食者達到視覺上的嚇阻作用,即使大膽的捕食者也會很快學到教訓,懂得去避開不可口的食物。而能模仿這種紋彩的動物,例如無毒的裸鰓類動物和三層扁蟲之類的無脊椎動物,同樣也能免除捕食者的騷擾。

更多內容,請詳閱本期《國家地理雜誌

 
尚無資料...
 
國王之爭議 大衛與所羅門
12月號/2010
自然保育網
長榮航空_優惠機票
pintoo體驗包
晴天旅遊
第一銀行  泡湯祭
日本東北-紅葉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