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雷塞奈•阿蘭薩蓋特有兩個小寶貝。一個叫阿盧拉,住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一座舒適的平房,多數時候都躺在媽媽懷裡;另一個是三歲的小女孩,過去330萬年來都深鎖砂岩中,直到衣索比亞科學家阿蘭薩蓋特帶領的考古隊發現她,煞費苦心地把遺骨一塊一塊從岩石中挑出來,小女孩才重見天日。這個來自人類初期的小寶貝二度降臨人世,過程是既悠長又緩慢。
這個新發現不僅是至今最完整的遠古嬰孩化石,甚至可以說是最好的阿法南猿化石樣本。與小女孩隸屬同一物種的,還有赫赫有名的「露西」,1974年出土,是一位320萬年前的成年女性。與露西不同,這具新出土的嬰孩遺骨保有手指、一隻腳和一副完整的軀幹。不過澤雷塞奈(衣索比亞人以姓氏為先)說:「兩具化石間最顯著的區別,是這個嬰孩有一張臉。」
別看這一團骨骸不過哈密瓜一般大,卻可能見證了人族動物(人類及其祖先的總稱)演化史上的關鍵事件:為了發育大腦袋,人類開始有了漫長而不具自立能力的童年期。阿法南猿專家、同時也是研究小組成員之一的比爾•金貝爾說:「除了保存得很完整,這個發現還有一個重大意義,就是它將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物種的生活和成長方式。」
這個全世界最老的嬰孩還在哺乳期便死去,她短暫的一生就在名為迪吉卡的地區度過。這邊有座小山,隔著蜿蜒的阿瓦士河,正對東非大裂谷中的哈達爾遺址,也就是露西和許多人族動物化石出土之地。這一帶酷熱難當,山洪肆虐,瘧疾橫行,敵對族群不時爆發槍戰,更不用說還有獅子、鬣狗等不請自來的夜行性動物。在這裡搜尋化石,難度是世界上最高的,但也是收穫最豐碩的。
數十年來,東非大裂谷北端低窪的阿法爾窪地一直是外國人率領的探險隊的天下。這個局面到1999年才因澤雷塞奈改觀,他帶領一支本土化石搜查隊深入阿法爾的惡地。
到了2000年12月,這支考古隊已找到大批哺乳動物的化石,包括大象、河馬、犀牛、羚羊等,但尚無人族動物的蹤影。可是,在德國來比錫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的澤雷塞奈知道,他們搜尋的方向沒有錯。這些動物曾在古阿瓦士河兩岸的帶狀林中卓然成長,早期的人族動物應也曾在這些綠樹成蔭的林地中生活。
迪吉卡的史前森林早已不復存在。12月10日那天,火辣辣的日頭底下根本沒有遮蔭處,考古隊成員逼著自己再度走出去搜尋。蒂拉洪•蓋布拉沙雷西是第一個在滿覆塵土的斜坡上隱約看到迪吉卡嬰孩的小臉的人,那張臉不會比猴子的臉大,但平滑的額頭和短短的犬齒,澤雷塞奈一看就知道這是個幼小的人族動物。考古隊無異是掘到了化石寶藏,因為嬰孩不僅頭骨完好無損,底下一塊堅硬的砂岩中還埋了許多上半身的骨骸。澤雷塞奈說:「這可是一生難求的東西。」
他不知道迪吉卡嬰孩如何死去的,但河水一定很快把屍體埋到了卵石和沙子裡,使遺骸尚未遭到腐食動物和天氣破壞,就逐漸變成化石。大多數人族動物的化石都是由數百塊碎片黏接重組起來的,澤雷塞奈面臨的挑戰正好相反,他得用牙醫用的鑽頭,在細小的脊椎和肋骨間遊走,剔除化石上堅硬的砂岩,好讓身體結構的細部顯露出來。迄今,這項工作已進行了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