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為VeriSign
電子交易認證之安全網站
深入中國戈壁沙漠──阿拉善高原
撰文/唐諾文.韋伯斯特、攝影/喬治.史坦梅茲


精采內容摘錄
我們吃力地走下沙丘,驚動了住在谷地裡的婦人。老吉告訴我們她名叫丟丟,72歲了,出身附近的一個半游牧蒙古家庭。她從未生育,丈夫又已於1974年去世,家族中只剩下她伶仃一人。
丟丟開始準備款待來客,待客之殷勤與我們後來在整個巴丹吉林地區所感受到的殊無二致。她走進屋子,用小水槽裡的水添滿茶壺,然後走到門外的反射鏡太陽能收集器。收集器和電視碟形天線一般的形狀、大小,碟子中央是陽光聚焦處。丟丟將茶壺卡入碟子中央的一個鐵箍內,然後轉動碟子,讓碟子正對著午後的太陽。還沒幾秒茶壺就開始冒煙,三分鐘後水便滾了,沸沸揚揚。「我賣掉駱駝毛和綿羊毛,從鎮上買了這東西,」她邊說邊把碟子的鏡面轉離太陽好取出茶壺,「有了這個,我就不必整天都燒著火。」
丟丟邀我進屋裡去。後牆邊有個供坐臥的寬土炕,其他牆面則排滿木製的食櫥和櫃子;箱子裡擱著一袋袋米和肉乾,還有放在籃子裡的幾顆馬鈴薯和野洋蔥,另有幾件備用的衣服。角落裡一疊折好的毛毯等著冬天時用。屋頂開了小洞,丟丟有只圓胖的蒙古式暖爐,煙囪就從洞中通過,不過暖爐現在拿到外頭供夏天炊煮用。
她將茶葉撒在茶壺的熱水裡,然後找出幾只飲茶用的碗和一碗冰糖。「來喝茶。」她說,並示意我坐下。
丟丟身高120公分,身穿寬鬆長褲和前襟排扣的上衣,衣料都是藍色棉布,標準的現代中國人穿著。她的黑頭髮包了頭巾,黑眼珠銳利而靈動。典型的蒙古人種寬臉上,顴骨又寬又平,飽經風霜後產生的皺紋,交織成她生命的地圖。
有隻紅石燕將巢牢牢築在前方的內壁上,就在門上方,我朝那兒指了指,丟丟微笑說:「我喜歡屋裡有鳥,有牠們作伴很好。」
接下來幾天和丟丟共處的日子裡,我發現她生活所需的東西一樣不缺。冬天雖然會很冷,溫度甚至可低達攝氏零下34度,但她自有準備,且抗寒經驗豐富。屋外有一圈獸欄,養了綿羊和山羊,獸欄牆高一公尺,是以打濕的駱駝糞壓製磚塊砌成。冬天時,這些可以燃燒的糞磚能暖和屋裡,也可當炊火。她每年冬天還要吃掉四、五頭綿羊,沒吃完的羊肉就吊在屋外蔭涼處冷凍。
招待我大概一個小時後,丟丟走到屋外給爐子起了火,煮了一鍋飯,又用炒菜鍋炒了馬鈴薯和野洋蔥。然後她走進屋子,打開兩只大陶缸中的其中一缸,用0.2公升裝的塑膠水瓶往裡頭舀。「米酒,」她說,「要不要來一點?」
丟丟拿出幾個很小的玻璃杯,倒入米酒。還好杯子很小,因為這酒很烈,喝起來像在喝煤油。她說這兩只缸子,一只裡面已完全發酵,另一只還在發酵,如此一來隨時都不愁沒酒喝。她說:「這種瓶子我一天喝一瓶,這是我的消遣。」
丟丟輕手輕腳走到外面,看飯煮熟了沒。夜色逐漸降臨,開始看得到星星了。她提起飯鍋,拿進屋裡放在小餐桌上。「你看,我什麼都有。」她說,「外面的世界我不懂,我只知道吃、喝、照顧牲畜。我父母是這樣過來的。他們的父母也是。現在的年輕人,一旦離開巴丹吉林,就不會再回來。我不怪他們。過去的放牧生活就要消失,在城裡工作才有前途。不過我還是要老死在這裡。」

您可以在《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中找到精采全文。

你知道嗎
阿拉善高原一帶的佛教屬於藏傳佛教,或者可以說非常近似藏傳佛教。傳統上,藏傳佛教的僧人依照所遵守的戒律,可接受不同層次的啟蒙。想成為僧侶的人可以選擇只遵守最低要求的戒律,但也可以選擇遵循更嚴格的戒律。比較高級的戒律之一是獨身。儘管獨身生活一般被認為精神層次較高,而且也較受尊崇,但是許多僧侶,如《阿拉善高原》一文中所提到的桑瑪廷,並不選擇保持獨身。-- ElizabethConnell

相關網站
世界主要沙漠
這個網站提供對世界各主要沙漠的扼要描述。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系
到此了解風如何影響了沙漠地貌,並塑造出「雅丹」地形,也就是阿拉善高原西北部的長條狀土墩。這個網站也探討了世界各地不同類型的沙漠。

飛行傘
這個網站有各式各樣關於飛行傘的資訊,也就是攝影師喬治•史坦梅茲用來拍攝空拍照片的「飛行機器」。網站內容包括飛行傘競賽、裝備,與飛行傘有關的工作機會,還有飛行傘假期。

參考書目
Hedin, Sven. Across the Gobi Desert. E. P. Dutton & Company, 1932.

國家地理學會相關資源
Delano, Marfe Ferguson. Desert, National Geographic Books, 1999.

Webster, Donovan. “Dinosaurs of the Gobi: Unearthing a Fossil Trove,” National Geographic (July 1996), 70-89.

Douglas, William O. “Journey to Outer Mongolia,” National Geographic (March 1962), 289-345.

Shor, Franc and Shor, Jean. “The Caves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National Geographic (March 1951), 383-415.

Andrews, Roy Chapman. “Explorations in the Gobi Desert,” National Geographic (June 1933), 653-716.

Le Munyon, Ethan C. “The Lama’s Motor-Car: A Trip Across the Gobi Desert by Motor-Car,” National Geographic (May 1913), 641-670.

想了解更多請訂閱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想發表你本篇章的感想嗎?請到讀友園地
回到上面回篇章簡介

preference

 


篇章簡介
遺珠無憾
故影重溫
下期封面猜一猜
請告訴我們線上問答
大地脈動
譯名查詢
回顧本期內容


  看看文字記者與攝影師在採訪時遇到了什麼樣的新鮮事